









固-液两相体系的搅拌,是搅拌器中常见的搅拌形式,下面我们来看看固-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目的和悬浮机理。
一,固-液两相体系搅拌的目的:
1.使搅拌器中的固体粒子完全离釜底悬浮起来,简称完全离底悬浮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固体周围的扩散阻力,以便于固体物料的溶解或结晶,以及加强反应物料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和传质。
2.使固体粒子在全釜均匀悬浮,简称均匀悬浮。其主要作用是制备均匀悬浮液。
二,固-液悬浮机理
1.完全离底悬浮,一般认为,固体悬浮是由湍动漩涡控制的。导致搅拌器釜底沉积颗粒悬浮的原因是具有一定尺度小涡漩的扰动。假定与颗粒尺寸同一数量级的小涡漩作用于固体颗粒,并将能量传递给固体颗粒,当涡漩的作用力克服了固体颗粒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时,则颗粒将被举起,此时颗粒即被悬浮起来。
只有明确了搅拌目的,才能够准确的选择搅拌器,搅拌目的一般分为以下几种:
,不同物质的均匀混合,这个是为常见的,比如互溶液体,固液混合,非互溶液体,浆叶搅拌器,乳浊液,悬浮液等等,只有同过搅拌器才能使不同物质均匀的混合。
第二,促进传质,在溶液中,由于浓度的分布式不同的,所以其也就有所不同,这需要通过传质来实现的传递,移动式搅拌器,浓度的均衡,这也必须通过搅拌器来实现。
第三,促进传热,在某些化学反应中,对温度的要求---苛刻,过高过低都不行,如果过高,叶轮式搅拌器,就需要通过搅拌器来快速传热,使热量分布均匀并快速的散发,如果过低,很多搅拌器还有加热功能。
黏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。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,有层流、过渡流、湍流三种状态,化工搅拌器中同样也存在这三种流动状态,而决定这些状态的主要参数之一就是流体的黏度。在搅拌过程中,一般认为黏度大于50pa.s的为高黏度流体,在此以下则统称为低黏度,有时将黏度在5~50pa.s范围内的液体称为中黏度流体。
低黏度互溶液体的搅拌是两种及两种以上互溶液体在搅拌作用下,搅拌器,任意一点的浓度、密度、温度以及其他物理状态达到均匀的过程,通常又称为混匀过程,它是搅拌器工作中基本的一种搅拌工况。有时为了强调其属于均相搅拌的特点,也称其为调和或调匀。
低黏度互溶液体搅拌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不存在传递过程的相界面。对于一个纯物理混合过程,低黏度互溶液体的混合属于容易完成的过程。但如果混合过程伴有化学反应时,则往往会使过程复杂化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对混合时间有比较严格的要求,以避免发生一些不希望的副反应;二是大多有反应热的导出或热量的导入,从而增加了混合过程的控制难度。
叶轮式搅拌器-搅拌器-中拓鼎承由山东中拓鼎承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提供。山东中拓鼎承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拥有---的服务与产品,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---。我们公司是商盟会员,---页面的商盟图标,可以直接与我们人员对话,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!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47448a1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80235115.html
关键词: